未來物流行業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2020-02-12 10:58:56
未來物流行業發展趨勢
對于物流行業而言,用戶的“需求”是動態上升的,未來只會向著更加垂直、更具效率、更為安全的趨勢發展,動態的去審視物流發展的新方向,物流“漲價”之勢已然初顯。
農村物流,物流+互聯網,跨境電商,快遞企業圖片來自“123RF”
哈佛商學院資深教授,現代營銷學的奠基人之一的西奧多·萊維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目標市場,顧客需求,協調市場營銷,通過滿足消費者需求來創造利潤?!?/p>
互聯網商業是個玩需求、話資本的模式,需求硬即稱王做帝,需求淺也能寥擬風口。這些年來圍繞著互聯網時代挖掘出的新消費者需求數不勝數,利用其創造出的利潤更是令人垂涎,“衣”的電商、“食”的外賣、“住”的短租、“行”的共享,以及在這些基礎剛需互聯網化之后衍生的需求,比如物流。
截止至去年上半年,中國物流快遞年業務量突破500億件,連續5年居世界第一。這個需求量可以說正是令人垂涎的“剛需”產業,而能讓中國物流實現如此成績的,最直接原因還是電商的發展。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是基礎,從PC到智能手機的變遷,解放了快遞行業的場景禁錮,快遞的使用場景不在局限于郵局,隨時隨地的下單,自定義的溝通收貨乃至后來實時監控快遞物流情況等,都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基礎上才得以實現。而孕育出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商業大亨的電商可以說是中國移動互聯網商業的標志性行業。
電商的發展,大大提升了物流行業的地位,從陪襯的少量需求,一躍成為整個電商領域的剛需,電商可以說是改變物流命運的最直接因素。
拿去年的雙十一數據來說,有媒體報道,根據22家平臺監測的數據顯示,去年11月11日0點到19:00,全網銷售額為3410億,在這種全民網購的趨勢下,去年雙11期間全網包裹數約為13.37億件。
除了電商外,政策對物流的扶持也相當關鍵。在2017年,物流占GDP比重將近15%,也正是這種成績,不斷引發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不斷推出如《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快遞暫行條例》《快遞封裝用品》等條例。
而且隨著物流行業發展的日趨成熟,快遞界面臨著新一輪的變革期。對此政府最近出臺的相關電商政策,對物流的發展具有重要啟示,國務院還發布了關于跨境電商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指示,該政策無疑成為了物流行業的發展新機遇。
指示明確加快跨境電商的的發展,跨境電商是新業態、新模式,對快遞企業來說,可以有一個相對長期的穩定預期,對快遞物流企業走出去,是千載難逢的實實在在的大利好。
我國農村改革40周年,2018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2019年鄉村振興也是全面深化,產業聯動將全面開花,對物流企業來說,“內外結合”兩手都抓,2020年的中國快遞企業將會更好更快更安全。
這種大環境的利好使得物流行業迅速崛起,資本蜂擁而入炒熱市場,才使得物流整體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姿態,不僅是快遞這一欄,包括同城配送、搬家運輸等分支也大有崛起之勢。
但就是這樣一個形勢一片大好的行業,去年缺迎來了“冰點期”。
有數據顯示,去年一年里,全球共有164家物流類企業完成了融資,其中國內99家、國外65家,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較為突出的成績較去年的200起融資事件來說,還是下跌了18%的,國內融資數額更是下跌了30%。
這個數據對于基數體量較大的物流行業來說很嚴酷,去年一年里也屢屢見到物流行業事故頻發、企業倒閉的報道,都是對于這個成績的事件性反映,處處體現出物流行業的頹勢。
但融資事件的下跌并不全意味著行業開始走向衰退,對于虛火旺盛、行業內部混亂的時期,資本的緊縮更加利于行業的長遠發展,這反而是資本走向冷靜,開始重新審視行業發展的趨勢。
投資也是分種類的,比如產業投資與財務投資。
產業投資是指當投資方看好行業的發展潛力,有心助力一個企業從小培育到大,成為獨角獸企業的投資。這種投資的目的是做行業、做企業,用于產業整合,收購兼并等,通過投資一些列產業鏈上的企業,形成產業群,壯大自己的企業生態鏈。
財務投資則是單純的出于財務收益的目的進行的投資。既可以投資早期,例如天使基金、孵化器投資;又可以投資中期,例如加速器投資;還可以投資成熟期,例如pre-ipo投資。這種投資無論是哪種形式,所求就是一個低買高賣。
對于物流行業來說,一直都被認為是高收益的朝陽產業,前幾年的大幅漲勢也是如此,但這些投資者中,不一定全是看好行業,想要做長線的產業投資的。
包括像之前“共享墳墓”系列的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無人貨架等等,不少資本方都是想要插一手,撈一筆就開溜做財務投資的。使得這些原本確實存在需求,但模式或者行業蛋糕不那么大的行業被擠爆,產能過剩導致行業內部混亂,逐漸被淘汰。
如今的物流行業也是如此,各種快遞、配送企業林立,而縱觀整個物流行業,其企業分布呈倒金字塔格局。頭部公司扎堆,像通達系、京東、順豐等,雖然業務量龐大,但同質化的問題一直是其痛點,而二三線快遞公司入局者雖多,但是幾乎不具備核心競爭力,反而是大大拉低了行業的整體服務水準,使得如今其生存環境非常嚴峻。
再加上在物流興起的階段中,部分快遞企業為了搶奪更多的市場份額,引發價格戰,受制于企業服務、時效差異的信息不對稱性,價格成為搶客戶的重要砝碼,由此也導致了畸形的客戶市場。
在這些畸形競爭活動中,像快捷、全峰等叫得上名號的企業都因資金鏈問題退場,天天、國通、優速等各大二三線快遞公司紛紛轉型,努力在尋找出路。
所以說這時候的資本緊縮,反而是使得一批以財務投資為目的資本方退場,行業得到大規模的洗牌,淘汰掉低劣產品。物流的基礎需求是不變的在這個基礎之上進行的自潑“冷水”反而更有利于行業買想下一階段。
美國耶魯大學的克雷頓·奧爾德弗在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的基礎上,進行了更接近實際經驗的研究,他于1969年提出的一種與馬斯洛的理論密切相關但不同的人本主義需求理論——ERG理論,把人的需求分為三類:存在、關系和成長的需要。
ERG理論并不強調需要層次的順序,認為某種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對行為起作用,而當這種需要的得到滿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也可能沒有這種上升趨勢。并且某種需要在得到基本滿足后,其強烈程度不僅不會減弱,還可能會增強。
物流是基礎的服務型產業,按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是需求中較為基礎性的需求,但這種需求確實會“成長”的,一如ERG理論所說“在得到基本滿足后,其強烈程度不僅不會減弱,還可能會增強”。
首先,物流在電商中的地位性開始彰顯。
物流的基礎還是綁定電商的快遞、倉儲,但是從近幾年的電商發展中來看,對物流的重視程度日漸提升。
這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京東,京東自建的物流網絡可以說是唯一強過阿里系的地方,京東物流的優勢,核心并不在其物流網絡,而在倉配一體化帶來的體驗和效率。阿里系則是平臺到物流的半打通,挑戰在于倉配與物流的協同效率上。
電商拼到后期重點就不在于產品了,如今貨源方面開源,我比你送貨快就是鐵打的優勢,尤其是如今下沉市場大戰四起,對物流的考驗更深一步??梢灶A見未來電商的核心競爭之一就是物流,身價自然水漲船高。
其次,物流作為“社交幣”的新需求。
物流與社交的聯系不如與電商那般來的直接,但如今社交的“天涯若比鄰”形式大大增加了物流的使用率。
如今距離不再是問題,相互之間的社交不再是割裂的,不同地區的用戶在溝通交流上沒有任何壓力,這也就使得跨區域的社交進一步成為常態,外出學習、工作的郵寄物品;異地情侶、好友之間相互送禮;商業文件、發票等等內容更是常態,這就進一步增加了物流的使用頻率,物流新“社交幣”的屬性也得以體現。
最后,消費升級與產品升級,也會使得物流配送的需求提升。
寄件的產品不同,選擇的物流品牌往往是不同的,常見的就是寄便宜貨用一般物流,寄送一些重要物品或者文件就會選擇更專業、更有品牌的物流,這是人對于服務需求的一種價格衡量,圖的是更好的服務與安心。
而隨著消費升級與產品升級,我們是用物流寄件的產品品質越拉越好,種類越發的多樣性,這就使得未來物流可發展的垂直方向就越多,場景越多就越容易得到更高的發展天花板。
所以說對于物流行業而言,用戶的“需求”是動態上升的,未來只會向著更加垂直、更具效率、更為安全的趨勢發展,動態的去審視物流發展的新方向,物流“漲價”之勢已然初顯。
對于物流行業而言,用戶的“需求”是動態上升的,未來只會向著更加垂直、更具效率、更為安全的趨勢發展,動態的去審視物流發展的新方向,物流“漲價”之勢已然初顯。
農村物流,物流+互聯網,跨境電商,快遞企業圖片來自“123RF”
哈佛商學院資深教授,現代營銷學的奠基人之一的西奧多·萊維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目標市場,顧客需求,協調市場營銷,通過滿足消費者需求來創造利潤。”
互聯網商業是個玩需求、話資本的模式,需求硬即稱王做帝,需求淺也能寥擬風口。這些年來圍繞著互聯網時代挖掘出的新消費者需求數不勝數,利用其創造出的利潤更是令人垂涎,“衣”的電商、“食”的外賣、“住”的短租、“行”的共享,以及在這些基礎剛需互聯網化之后衍生的需求,比如物流。
截止至去年上半年,中國物流快遞年業務量突破500億件,連續5年居世界第一。這個需求量可以說正是令人垂涎的“剛需”產業,而能讓中國物流實現如此成績的,最直接原因還是電商的發展。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是基礎,從PC到智能手機的變遷,解放了快遞行業的場景禁錮,快遞的使用場景不在局限于郵局,隨時隨地的下單,自定義的溝通收貨乃至后來實時監控快遞物流情況等,都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基礎上才得以實現。而孕育出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商業大亨的電商可以說是中國移動互聯網商業的標志性行業。
電商的發展,大大提升了物流行業的地位,從陪襯的少量需求,一躍成為整個電商領域的剛需,電商可以說是改變物流命運的最直接因素。
拿去年的雙十一數據來說,有媒體報道,根據22家平臺監測的數據顯示,去年11月11日0點到19:00,全網銷售額為3410億,在這種全民網購的趨勢下,去年雙11期間全網包裹數約為13.37億件。
除了電商外,政策對物流的扶持也相當關鍵。在2017年,物流占GDP比重將近15%,也正是這種成績,不斷引發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不斷推出如《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快遞暫行條例》《快遞封裝用品》等條例。
而且隨著物流行業發展的日趨成熟,快遞界面臨著新一輪的變革期。對此政府最近出臺的相關電商政策,對物流的發展具有重要啟示,國務院還發布了關于跨境電商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指示,該政策無疑成為了物流行業的發展新機遇。
指示明確加快跨境電商的的發展,跨境電商是新業態、新模式,對快遞企業來說,可以有一個相對長期的穩定預期,對快遞物流企業走出去,是千載難逢的實實在在的大利好。
我國農村改革40周年,2018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2019年鄉村振興也是全面深化,產業聯動將全面開花,對物流企業來說,“內外結合”兩手都抓,2020年的中國快遞企業將會更好更快更安全。
這種大環境的利好使得物流行業迅速崛起,資本蜂擁而入炒熱市場,才使得物流整體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姿態,不僅是快遞這一欄,包括同城配送、搬家運輸等分支也大有崛起之勢。
但就是這樣一個形勢一片大好的行業,去年缺迎來了“冰點期”。
有數據顯示,去年一年里,全球共有164家物流類企業完成了融資,其中國內99家、國外65家,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較為突出的成績較去年的200起融資事件來說,還是下跌了18%的,國內融資數額更是下跌了30%。
這個數據對于基數體量較大的物流行業來說很嚴酷,去年一年里也屢屢見到物流行業事故頻發、企業倒閉的報道,都是對于這個成績的事件性反映,處處體現出物流行業的頹勢。
但融資事件的下跌并不全意味著行業開始走向衰退,對于虛火旺盛、行業內部混亂的時期,資本的緊縮更加利于行業的長遠發展,這反而是資本走向冷靜,開始重新審視行業發展的趨勢。
投資也是分種類的,比如產業投資與財務投資。
產業投資是指當投資方看好行業的發展潛力,有心助力一個企業從小培育到大,成為獨角獸企業的投資。這種投資的目的是做行業、做企業,用于產業整合,收購兼并等,通過投資一些列產業鏈上的企業,形成產業群,壯大自己的企業生態鏈。
財務投資則是單純的出于財務收益的目的進行的投資。既可以投資早期,例如天使基金、孵化器投資;又可以投資中期,例如加速器投資;還可以投資成熟期,例如pre-ipo投資。這種投資無論是哪種形式,所求就是一個低買高賣。
對于物流行業來說,一直都被認為是高收益的朝陽產業,前幾年的大幅漲勢也是如此,但這些投資者中,不一定全是看好行業,想要做長線的產業投資的。
包括像之前“共享墳墓”系列的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無人貨架等等,不少資本方都是想要插一手,撈一筆就開溜做財務投資的。使得這些原本確實存在需求,但模式或者行業蛋糕不那么大的行業被擠爆,產能過剩導致行業內部混亂,逐漸被淘汰。
如今的物流行業也是如此,各種快遞、配送企業林立,而縱觀整個物流行業,其企業分布呈倒金字塔格局。頭部公司扎堆,像通達系、京東、順豐等,雖然業務量龐大,但同質化的問題一直是其痛點,而二三線快遞公司入局者雖多,但是幾乎不具備核心競爭力,反而是大大拉低了行業的整體服務水準,使得如今其生存環境非常嚴峻。
再加上在物流興起的階段中,部分快遞企業為了搶奪更多的市場份額,引發價格戰,受制于企業服務、時效差異的信息不對稱性,價格成為搶客戶的重要砝碼,由此也導致了畸形的客戶市場。
在這些畸形競爭活動中,像快捷、全峰等叫得上名號的企業都因資金鏈問題退場,天天、國通、優速等各大二三線快遞公司紛紛轉型,努力在尋找出路。
所以說這時候的資本緊縮,反而是使得一批以財務投資為目的資本方退場,行業得到大規模的洗牌,淘汰掉低劣產品。物流的基礎需求是不變的在這個基礎之上進行的自潑“冷水”反而更有利于行業買想下一階段。
美國耶魯大學的克雷頓·奧爾德弗在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的基礎上,進行了更接近實際經驗的研究,他于1969年提出的一種與馬斯洛的理論密切相關但不同的人本主義需求理論——ERG理論,把人的需求分為三類:存在、關系和成長的需要。
ERG理論并不強調需要層次的順序,認為某種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對行為起作用,而當這種需要的得到滿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也可能沒有這種上升趨勢。并且某種需要在得到基本滿足后,其強烈程度不僅不會減弱,還可能會增強。
物流是基礎的服務型產業,按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是需求中較為基礎性的需求,但這種需求確實會“成長”的,一如ERG理論所說“在得到基本滿足后,其強烈程度不僅不會減弱,還可能會增強”。
首先,物流在電商中的地位性開始彰顯。
物流的基礎還是綁定電商的快遞、倉儲,但是從近幾年的電商發展中來看,對物流的重視程度日漸提升。
這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京東,京東自建的物流網絡可以說是唯一強過阿里系的地方,京東物流的優勢,核心并不在其物流網絡,而在倉配一體化帶來的體驗和效率。阿里系則是平臺到物流的半打通,挑戰在于倉配與物流的協同效率上。
電商拼到后期重點就不在于產品了,如今貨源方面開源,我比你送貨快就是鐵打的優勢,尤其是如今下沉市場大戰四起,對物流的考驗更深一步。可以預見未來電商的核心競爭之一就是物流,身價自然水漲船高。
其次,物流作為“社交幣”的新需求。
物流與社交的聯系不如與電商那般來的直接,但如今社交的“天涯若比鄰”形式大大增加了物流的使用率。
如今距離不再是問題,相互之間的社交不再是割裂的,不同地區的用戶在溝通交流上沒有任何壓力,這也就使得跨區域的社交進一步成為常態,外出學習、工作的郵寄物品;異地情侶、好友之間相互送禮;商業文件、發票等等內容更是常態,這就進一步增加了物流的使用頻率,物流新“社交幣”的屬性也得以體現。
最后,消費升級與產品升級,也會使得物流配送的需求提升。
寄件的產品不同,選擇的物流品牌往往是不同的,常見的就是寄便宜貨用一般物流,寄送一些重要物品或者文件就會選擇更專業、更有品牌的物流,這是人對于服務需求的一種價格衡量,圖的是更好的服務與安心。
而隨著消費升級與產品升級,我們是用物流寄件的產品品質越拉越好,種類越發的多樣性,這就使得未來物流可發展的垂直方向就越多,場景越多就越容易得到更高的發展天花板。
所以說對于物流行業而言,用戶的“需求”是動態上升的,未來只會向著更加垂直、更具效率、更為安全的趨勢發展,動態的去審視物流發展的新方向,物流“漲價”之勢已然初顯。
相關線路查詢